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天长网社区

查看: 1941|回复: 0

[百姓话题] 相约安徽·向春而行 |纵游沧海一浮生 : 李白诗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21 10: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
“诗仙”李白在中国家喻户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牙牙学语时就萦绕耳边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上学时的必背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遇到困难时的激励。
你高兴顺利时,李白与你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你失意消沉时,李白告诉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的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他也在不知不觉间,如影随形,伴随着你我的生活。就让我们在美好的春日,来欣赏李白的诗酒人生吧!
一、醉情于山水的剑客
既是写诗的行家,也是佩剑的侠客
峨眉山是李白走出蜀地的必经之地,但并未驻足,只是乘船经过,景色如此之好,却不能登临山峰,于是用一首诗作为纪念。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这次漫游,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第二年春,他东出夔门,“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东游洞庭、登庐山,至金陵、扬州,随后往游。
家喻户晓的《望庐山瀑布》,就是在这次人生游历中写下的。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壁上的瀑布是李白远远望见的,仿佛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大自然的神奇伟力,让李白啧啧称赞。山峰高峻陡峭,瀑布水流湍急,直直地飞落下去,势不可当。那气势让他想到天上银河,这般惊人魂魄,就仿佛银河从九天之上飞落到人间。
二、上天成就的姻缘
一个英姿勃发,一个娴静端庄
终于,李白辗转游历到了湖北一个叫安陆的地方,并定居下来。在这里,他与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随后过上了悠然自在的生活。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宵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笑而不答”便是李白新婚后的心境。紫烟是相府的大家闺秀,被诗书浸染出高雅的气质,她和李白相敬如宾,又有共同语言,闲来无事,两人不是吟诗抚琴,便是同游深山。他们最喜欢去家门口的白兆山,那里有一处桃花岩。清晨到达那里便能嗅到晨露花香,伴着花香鸟鸣,李白将自己二十几年的人生向紫烟娓娓道来。
三、得意之时供奉翰林
待诏翰林,取乐的工具
天宝元年,因为贺知章以及玉真公主的极力推荐,李白的才华终于引起唐玄宗的兴趣,便召李白进宫。
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以表示对李白的重视。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这是诗仙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天宝二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如此颂赞,玄宗和杨贵妃都心满意足。
四、听书推荐
《纵游沧海一浮生 : 李白诗传》
书籍简介:历史诞生了数不尽的诗人,唯有李白被时人后世尊称一声“谪仙”。于万千诗人当中,李白是最富性情的一个。他仗剑天涯,洒脱不羁,从不克制内心真正的声音。哪怕世人说他癫狂,他也要以梦为马,荒唐出格调。本书以李白生平为经,以他的诗作为纬,钩沉轶闻逸事,带你走进李白的诗酒人生,走进大唐盛世。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1941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