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柬埔寨掠影043~巴孔庙(1)
巴孔寺(Bakong,又叫巴公寺)建于因陀罗跋摩一世时期的公元881年,是当时都城的国庙,庙内供奉着印度教的毁灭之神湿婆(Shiva)。尽管在此之前有不少高棉国王修建了寺庙,但巴孔寺是第一个“庙山”形式的寺庙;它是东西轴向、正面朝东。庙山代表着印度教的圣山-须弥山(Mount Meru),之后吴哥王朝的很多寺庙都采纳了这种建筑风格。虽然巴孔寺周围的很多建筑都已损毁,但那巨大的中央塔高耸在几层石台上远远看去十分壮观。巴孔庙为Indra VarmanⅠ所建于公元九世纪,较吴哥早三百年左右。它是吴哥王朝第一座多层式的神殿山,也是吴哥王朝第一座用砂岩石块代替红砖的寺庙,因此意义非凡。
5阶式的锥塔建筑象征印度教里的神山“须猕山”,祭祀着代表阳具的Siva神,建筑系根据婆罗门教宇宙论,所以均成方形,而中央则以建在小山上的寺庙作为神的居所。由于兴建早,寺庙保留了更多的印度教元素;也更多地凸显了高棉文明的深厚、凝重。
它曾经是市中心的大型庙宇。远远一看,只见一尖顶方型的高塔,立于较宽阔的塔基之上。神殿里供奉的是湿婆神(Siva)。古代高棉人信仰湿婆神(Siva),是以最原始的阳具Linga形式来表示。阳具是以「一根石雕圆柱」代表「神的本质」,阳具直立于女性生殖器「一块方形凹槽」Yoni基座上。这种阴阳具Linga-Yoni的组合石雕被供奉于早期的高棉神殿内部,祭司便是在它的周围举行宗教仪式。
柬埔寨革命纪念碑(在金边)就是仿照巴孔庙设计的。(文字源自网络)
点击小图查看大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