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好扬帆 潮涌筑新途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天长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考虑、超前谋划,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项目建设,努力构建畅通便捷、层次分明、高效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高起点谋划交通项目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新时代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天长市紧紧抓住并利用这一重大机遇,提出四大攻坚和乡村振兴目标,立足高起点,超前谋划交通项目。 该市按照大手笔绘蓝图,大动脉作主线,大循环全通达,大对接促融合的原则,高规格编制出台了《天长市综合交通规划(2014-2030)》,先后谋划对接两条铁路、两条高速公路、五条一级公路,总里程达260公里,概算投入约200亿元。 高质量严抓项目建设 抓好项目建设,坚持质量第一。天长立足自身实际,对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抽调精兵强将,成立项目办,组建管理团队。 制定完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先后制定了《工程变更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处罚实施细则》等14项工作制度,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运用科技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项目群,做到每天汇报工程进展情况,进行适时调度;对现场工程量收方计量,缩短现场工程计量时间,提高精准度,防控工程造价的误差率;在拌合站安装视频监控,以防偷工减料,强化工程施工监管。 引入第四方检测,强化工程质量。在自检、抽检、第三方检测的基础上,通过第四方检测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再次检测,预防质量风险的发生;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零容忍,除要求返工外,还给予必要的处罚。 高水平强化公路养护 健全公路管养体系。建立市、镇、村三级路长体系,设立市、镇两级路长办公室,实行县乡道路市管,镇村道路镇村管的分级负责制,并采取专、兼职方式聘用乡村道专管员。 强化路政管理。实现市有路政员、镇(街)有路管员、村有护路员的管理体系,推行农村公路路政员与乡镇交管站交管员联合执法巡查制度;在全省县级率先编制了“十三五”科技治超规划,目前镇村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的制定率达100%。 完善安防工程。对涉及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的问题实行清零销号制度,确保问题及时处理,积极开展农村道路“安全五小工程”建设,确保农村公路通行安全。 高标准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 在做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天长市不断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逐步消除城乡差别,为广大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优质服务。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成功。天长市利用三年时间,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公交发展水平。通过建立公共财政长效投入机制,投入6000多万元,实现市区主要道路、居民小区、商业网点、医院、学校公交线路全覆盖,2016年天长被省交通运输厅列为全省首批县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城市之一。 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城市公交发展的同时,城乡客运同步转型升级,通过采取政府主导、资源整合、财政投入、低价运营等方式进一步整合农村客运班线,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同步实施“交通+”战略,建设综合运输服务站、中转换乘服务站以及若干村级综合服务点,促进与物流、电商、邮政、快递、农资等融合发展,打造综合性、立体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为天长市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力支撑。(刘金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