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的阳光是明亮的 在亚丁这片向阳之地,每一天,是太阳将它唤醒,为它梳妆,让它呈现最美的面容。 阳光的照耀下,雪山上的积雪皎洁如晶莹的水晶,闪耀着银光,白云在雪山四周飘荡,仿佛是一缕被风从雪山上吹走的薄雪。 (夏诺多吉,亚丁三神山之一,摄影师@姜曦) 当落日把它那殷虹的余辉撒向雪山时,最美丽的景致就已经绘成,雪山被镀上一层金光,在渐渐暗黑的天幕的映衬下,雪山的金光与天空的暮色相映成趣,让雪山显得更加灵动,摄人魂魄。 高原的阳光是温暖的 它融化了冰雪,让生命之水滋润大地。在亚丁,从雪山上缓缓流淌下来的小溪汇成小河,流进了湖泊,又从湖泊流向草地、山谷。 (余彬 摄) 仙乃日的融雪造就了卓玛拉措,这个绿色的湖泊在神山的脚下,静静的,像一面镜子,倒映着神山,呈现着美丽的湖光山色。 听当地人说,如果诚心祈祷,便会在湖中看见自己的前生来世。在我们眼里,它是一道风景,也许,对于神山,它是一面反映世事变幻的镜子,所有的人间百态在这里尽显。 有神山就有圣湖 传说能治愈聋哑怪病的圣湖俄绒措在央迈勇神山的山坳里,这一汪乳白色环绕着的碧蓝的水,美得让人窒息,美得让人失语,再多的形容和描述都不能将它的美全部展现,除非亲眼所见。在仙乃日神山和央迈勇神山之间还有一个藏区著名的圣湖,佛经中赞誉它与西藏羊卓雍措齐名,据传能“返演历史,预测未来”的五色海。 (亚丁波用错,山峰为央迈勇,摄影师@沈云遥)在光的折射下,湖面呈现奇幻的色彩,蓝、绿在深浅中,在光线里变换,迷醉了无数的眼,俘获了无数的心。 亚丁,一山、一湖、一石、一木都有它的故事和传说,这里有多少神奇的传说都不足为奇,因为,在这个本来就如仙境一样的神圣之地,神奇是理所应当的。 (余彬 摄)亚丁的水是温柔、灵动的 她从雪山上走来,穿过森林、趟过草地,奔赴遥远的地方。 在冲古寺下面的草地上,水放慢了她的脚步,她在这里留恋地遥望神山,草地上那弯弯的小河就是她不舍的脚步,小河水缓缓地流淌,轻声诉说着对家乡的眷恋,听得小河边的草儿都垂下了头,依依不舍地和她告别。 (余彬 摄) 清澈见底的河水在四季变换中呈现别样的景致,春暖花开的时候,穿行在淡绿色的草坪中,小河的水是蓝绿色的,像宝石一样,在阳光下散发一种晶莹剔透的美; 秋风吹起的时候,山林里已经是五彩斑斓,像油画般被渲染上了艳丽的色彩,草坪上的小草黄了,这时的河水也改变了颜色,配合着红叶、黄草,河水更绿了,在整幅“油画”中如一条翡翠带子般漂在一片红黄的颜色中; (余彬 摄) 飘雪了,雪把一切都抹成了白色,这时只有小河里的水在一层薄冰下还保留着自己一点颜色,之前的的蓝绿色在一片白茫茫中好像也被稀释了似的变浅了。 亚丁的山是雄伟神圣的 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山峰、白雪、浮云,清晰可见,“三怙主”雪山,就如观音、文殊、金刚手三位菩萨,俯视万物,守护众生。 (从左至右依次是夏诺多吉、央迈勇、仙乃日,摄影师@沈云遥) 遥望雪山,想象着亿万年前这片土地曾经的沧海桑田,想象着几百年前藏族先民们在这里的生活,还有几十年前来到亚丁的那个叫洛克的外国人当时置身于神圣宁静的雪峰、森林、草甸之中的感叹…… 在圣地亚丁,“三怙主”雪山也早已成为一种风景之外的、更深层次的图腾,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气度,是一种生命的超越和灵魂的锤炼,人世间的生与死、喜与悲、得与失,一切都变得轻如鸿毛。 灵魂,就在雪山上茫茫冰雪中飞翔、回归,回归到万物初始的时候,去体味生命的真谛。 (央迈勇,亚丁三神山之一,摄影师@姜曦) 一千双眼睛看世界,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颜色; 一千个心灵去聆听,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声音。 (仙乃日与亚丁村的植被,摄影师@毛峰) 对于亚丁,即使经过了不同眼睛的折射,投射出的影子,也依然只能用“美”来形容。 雪山与湖泊,森林与草地,人和动物,和谐地演奏着一首属于亚丁的旋律,从远古到今天,感染着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和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 (稻城亚丁的岩羊,摄影师@陈曦)遇见,亚丁,珍藏它的美,伴随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