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天长网社区

查看: 756|回复: 0

[户外实拍] 赤峰,江山如此多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9 1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
克什克腾石阵位于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北部
大兴安岭山脉中南段的北大山上
距经棚镇东线110公里
西线150公里
是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
九大园区之一
2005年被国家评定为4A级景区
石阵景区南北长5.5公里
东西宽3公里
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为1700米左右
石阵在北大山山脊上
平地而起,峥嵘险峻
远望鳞次栉比
如远古先人建筑的城堡
近观形态各异
如人工刻意雕凿的立体雕塑
浏览期间,石阵的主体层层叠叠
高矮不一,或成组成片
或突兀独立
如古人布下的战阵森森可怖
令人生畏;侧耳倾听
风吹如诉
似向人们讲述着这里
曾经发生过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石阵的神奇,隐秘、幽深
不同凡响
无不给人以震撼
让观者惊心动魄
石阵相对高5-30米
成组的石阵底部相连
呈方形或条状
上边却分离出不同形态的石柱
石柱有的状如塔
塔座塔身分明
高耸入云,有的酷似人
则形神兼备,呼之欲出
有的形似兽,则栩栩如生
趋之欲动
观者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立石阵之巅,极目远望
重峦叠翠,碧野无垠
山间茂密的原始白桦林
枝繁叶茂
獐鹿出没,百鸟啼鸣
草地野花争奇斗艳
蝶舞蜂飞
花岗岩石阵是世界上罕见的
接近水平节理非常发育的
花岗岩石阵
它的形态和成因
在全球都具有代表性
克什克腾石阵
是花岗岩地貌
与石林地貌相结合的一个新类型
属花岗岩
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
一种奇特地貌景观
那么
石阵是怎样形成的呢?
简单的说
石阵是由岩浆活动
冰川作用、构造运动
风蚀等作用
在特殊气候条件下而形成
岩石是固体地球的
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形成岩石的
地质过程的不同
岩石被划分成岩浆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其中岩浆岩是
由地球深部的岩浆冷却
固结形成的岩石
花岗岩就属于岩浆岩的一种
而花岗岩地貌就是
在岩浆岩的基础上形成的
构成石阵的岩石是
二长花岗岩
钾长花岗岩系列
俗称北大山岩体
它是在侏罗纪晚期
由地球内部的岩浆
侵入冷凝而形成
距今已有1.8-1.5亿年的历史了
花岗岩体主要是
在冰盖冰川的创蚀
掘蚀和冰川融化时流水
的冲蚀作用下
由两组近于垂直的节理
和一组近于水平的
节理切割而成
因此
它不同于云南路南石林
和新疆的雅丹地貌
是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石林
在第四纪冰期的
精雕细琢及岩浆活动
冰盖卸载、气候变迁
风蚀作用、人类活动
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
克什克腾石阵
按岩石成因不同,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主要有以下十种形态:石林、石柱、石棚、石墙、石壁、石塌、石缝、石洞、石胡同及险石。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种类型的岩石成因。
1、石林、石柱的形成
石林和石柱是在冰盖消融之后逐渐形成的。当大冰盖把岩石墙挤压、冰裂成若干小单元后,重心不正和不能自己稳定的岩垛便自行倒塌了,剩下的则是重心较正、较稳定的,再经过海水冲蚀、风吹雨打、多次地震而再次倒塌,低处的还要经过风积土埋,而后出露地面且是山冈上的岩垛,才可能成为石林、石柱。
2、石缝、石胡同和石棚的形成
岩石随冰裂析形成石缝。当阿斯哈图地区部分石林因地壳上升而露出水面时,冬季来临,严寒把石柱的一部分与冰冻成一体,当春暖冰融时,巨冰分成若干块,冰裹着石块随着海水移动,把石垛由原石缝的位置移向另一位置,这一过程叫石错。由石错而形成了石胡同,也同时形成石棚。石胡同是岩石闪开的缝隙大于20厘米的大石缝,大的石胡同有一米以上。
3、石塌的形成
石塌主要是由石错、风化、冻胀、地震、雷击等因素造成的。
4、石墙、石壁的形成
石墙一般都在石林的中间,当中间的缝隙较小、较窄,很难形成石缝石错时,往往形成石墙。而石壁则是与石榻相对产生的,当一个石柱一半倒塌后,另一半就成为石壁。石壁的特点是石面平直,纵横石缝都不明显。
快来克什克腾石阵亲自体验它的神秘和壮美吧!

克什克腾石阵旅游区原名为“阿斯哈图石林景区”,蒙古语的意思是“险竣的岩石”, 这里的石头在形态上与云南的路南石林、元谋土林、新疆的雅丹地貌和现代冰川上的冰林均有相似之处,且是花岗岩地貌与石林地貌相结合的一个新类型,属花岗岩石林,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一种奇特地貌景观。散落在山岗的各种水平节理的花岗岩堆叠成一本本“天书”,俨然成了一处花岗岩地貌的天然博物馆、科普观光基地。
平衡石
石阵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约40公里的北大山上,进了景区正门后还会有一段距离的盘山公路,在金秋时节来此会让你的爬山路程充满金灿灿的浪漫。漫山遍野的白桦林成片的散落在山岗路旁,忍不住让人跳下车走入林中,去伸手触摸那一片片秋色。抬头仰望,发现阳光调皮的不放过每一块缝隙,原来它也想钻进这片白桦林一探究竟,只是打着“丁达尔”的旗号而已。
秋天,你觉得阳光是温暖的;夏天,你嫌弃阳光是烤人的;可,日一直是那个日呀。
绵延的山脊上分布着世界罕见的花岗岩地貌,这些在第四纪冰期岩浆活动和冰盖冰川卸载的创蚀、掘蚀、流水冲蚀的精雕细琢,及气候变迁、风蚀作用、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千姿百态,气势磅礴的石林,它那水平节理犹如堆叠起来的“天书”记载着石林的沧桑和秘密。
乘风破浪
你看这形似骆驼的天书“卧驼峰”,书写着花岗岩的标志性特点。花岗岩通俗来说就是具有花斑颗粒的岩石。这是因为岩浆在冷凝的过程中,岩浆里相同的物质会聚合并结合在一起,这个过程称为结晶。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岩石里3种颜色的矿物特别多最常见,一种是半透明或呈灰色的石英,十分坚硬;一种是白色或呈粉红色的,略呈长方形的长石;还有一类是黑色的,就是黑云母或角闪石。
卧驼峰
你看这形似人头和狮子的天书“北京猿人”“雄狮”,书写着花岗岩是如何破土而出的?花岗岩不是在地底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吗?为什么会跑到地面上呢?这是因为充满活力的地壳运动造成的。克什克腾的花岗岩在1亿年前形成以后,整个区域受到抬升,原来覆盖在花岗岩上的土地和岩石受到剥蚀,化成碎块被风雨带到远处,于是花岗岩就慢慢地露在地表了。
北京猿人
雄狮
站在天书“将军床”上飞跃,用镜头去破译花岗岩的密码。
将军床
还有这些“七仙女”“罗汉阵”“擎天双柱”天书,记录着是什么神秘力量把花岗岩劈开的?花岗岩在地底冷凝固结成岩石的时候是一个巨大完整的个体。因地壳拾升,上覆的岩层在风化侵蚀过程中被移除,大大减少了岩体所承受的压力,于是岩石得以舒张,一般会产生与表面水平的裂隙。期间,花岗岩可能受到地球强大力量,受到不同方向的挤压,又产生了几组不同垂直的裂隙。风雨的侵蚀使裂隙扩大,于是整个花岗岩体就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了。
七仙女
罗汉阵
擎天双柱
克什克腾石阵地处高山草甸草原与原始白桦林的交汇地带,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所以这儿的四季姿彩各异,魅力纷呈:春天,山花烂漫,蝶舞蜂忙;夏天,凉爽宜人,鸟语花香;冬天群山逶迤,银装素裹。此时正是金秋,枫叶白桦,层林尽染。
不经意的回头,我的镜头还破译了一处连景区工作人员都没注意到的一本天书,我把它暂称呼为天书“石母”,你看那清晰的五官配上飘逸的长发俨如一位女神,就是她书写着花岗岩天书,等待亿万年后的你来此破译石阵的秘密。
石母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756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