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暖花开,具有地方特色的“春食”开始新鲜出炉。在皖东天长,有一种叫“干烘”的糕点,当地群众十分喜爱,香甜酥脆,口感极佳。 ![]()
在天长龙岗古镇,制作干烘的糕点作坊有四五家,而最出名的要数陈梓桂家,15岁起陈梓桂就和当地的一位大师傅学习制作干烘,后来自己开了铺子,传统的干烘制作手艺也就保存和延续下来。小麦磨成的白面制作饼皮,菜籽油、白糖合理配比,搅拌均匀后用作馅料,经过反复碾压上劲后,撒上芝麻,干烘的半成品就算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炉烘烤,而烘烤的炉房、烤制的时间却格外讲究。“以前,一直用土炉、柴火慢慢熏烤, 就这种土炉土灶还要掌握好火候时间。多一分钟,干烘就焦掉了,不好吃;少一分钟,干烘不脆,吃到嘴里,不利口。所以,烘烤时间一定要掌握好。”陈梓桂妻子刘安琴告诉记者。 ![]()
![]()
龙岗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就设在这里。据当地老人介绍,当年很多新四军在这里学习、训练,外出执行任务,保护一方平安,军民关系十分融洽,当地的一位姓桂的茶食店师傅发现,新四军外出打仗时干粮难以保存,就专门为他们发明了这种叫做干烘的食品。几十年过去了,抗大八分校旧址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烘也渐渐成为了当地的一种特色传统糕点,并且被列入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春季糕点铺子就开始制作这种“春食”,当地的百姓,总要带上一盒,和家人们一起品尝这种熟悉的“老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