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天长网社区

查看: 582|回复: 0

[随笔札记] 一个人越缺什么,才会去晒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 1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

1.

1月26日下午,微信朋友圈红包照片功能公测,点开的照片呈有雾状态,发个红包就可以看到照片真容。


可以说,当时的朋友圈状态分四类:

一是,上演各种爆照各种诱惑以配合微信潮流或凑个热闹,真正刷屏者;

二是,默默看雾霾照片发不发红包全凭我心情者;

三是,由此引发了一些列幽默段子者,比如“为解除无人观看你照片的烦恼,专门帮人点照片,一次2元,小本生意。”

四是,旗鼓大张的表示不满者:感谢微信,把你这张我早就不想看的脸给屏蔽了,还想让我花钱看你?门都没有。


这些类型里,我成为了第一种,喜欢第三种,不理解第四种。


不喜欢的话完全可以屏蔽对方,删除对方,何必恶语相向?不要不好意思哈,你一早儿就看不上她的行为了,你这种语气也完全是不顾及朋友圈朋友的感受了,那何不把她拉黑呢?眼不见心不烦啊。


讲真,我懂无论哪种自嘲或者嘲笑都有幽默的成分在里边,但这里边,绝对不乏真正自恃清高不屑与我们“同流合污”之人。


2.

朋友跟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儿,他有个同事,说话简直是呛死人不偿命,你说啥他都跟你反着来。


比如朋友说A新买的车挺好啊,我也打算买一辆。他同事就说:三十万的车能好到哪去?你还有没有点眼光了,我同学那辆四百万的兰博基尼才叫好;


比如朋友说:我觉得咱们公司福利待遇还是不错的。他同事说:你可拉倒吧,咱公司真是low到没边了?我朋友人家那公司才叫不错,他光是年终奖就发了五万。


再比如朋友说:昨晚上去看了港囧,还挺有意思的。他同事就又说了:这么俗的片你也看?真是颠覆了我对你的印象,我推荐你看看消极思考的艺术、红色沙漠,别老看些降低你生活品位的片子好不好?


好,好NMLGB。


我朋友跟我谈起这些的时候很无奈,因为是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但真的是沟通无能,跟这种人聊天分分钟压抑的想把他拉过来暴打一顿。


其实我也想说,哥们你装逼装的有点过分啊。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感觉良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稀世珍品独一无二的,都存在或真实或虚荣的一面,但自我感觉良好这个论调用到别人身上,尤其是关系并不到位的人身上,就显得可笑至极。


你凭什么认为人家的品味low?就因为他不符合你的观念理论?还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本身高人一等?你不是也买不起四百万的车吗?


一辆三十万的车跟四百万的车确实不能相提并论,然而我买不了四百万的车,我觉得这辆三十万的车比起三万的车已经好了不知道几个层次;


那么话又说回来,三万的车就不好吗?单纯作为代步工具来说,三万的车太他妈省油了,而且停车方便。


从品牌和有钱来说,自然是兰博基尼更让人倾慕,但是我买不起啊,难道我要卖身卖艺卖肾去买一辆兰博基尼彰显我的档次吗?难道我卖身卖艺卖肾都买不起的兰博基尼才能代表我的档次吗?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有人穿地摊货,却戴七八万的手表,有人还用iphone4没换,但吉普森的电吉他买了签名款。不要拿你的价值观去丈量别人的实力,你觉得牛的东西,也许人家真没兴趣。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雅俗共赏的东西,多的是在你不知道的领域有杰出表现的人,用自己的观念去衡量别人是一种无知的行为,严重了说就是作死,因为你贬低否定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深深的厌恶着。


有句广告语叫做“容者大成”,那些成功有内在的人都是谦虚而尊重别人的,并不会张牙舞爪的显摆自己的优越感。

3.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之前文章里提到过的一句话“一个人越缺什么,才会去晒什么”;然后就有人跑来和我说:作者垃圾谬论,我发朋友圈并不是为了晒什么,我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


我就呵呵了,先不论我其实并不太同意这句话,文章里是由这句引申到别的意思;就事论事来说,记录自己生活你怎么不设置成私密照片呢?你还三分钟就刷一遍朋友圈看有没有点赞和评论干什么?你还热心的回复每一条评论干什么?你内心还是渴望被关注的不是吗?


有的人反驳别人成了一种习惯,你说什么他都能挑出刺来,这很可怕,处处彰显自己的不同恰恰就是内心缺失的表现。


真正的智者会表达自己的言论观点看法和思想,但绝不表现在打压或嘲讽别人来寻找存在感。


4.

我有个女性朋友晓晓,她有一次跟我诉苦说:感觉闺蜜这个词语真的是不能随便用。


晓晓有个闺蜜,至少她认为是闺蜜,就称她闺蜜为C吧,晓晓与C表面上看挺要好的,为什么说表面呢,因为在众人眼里,她们两个形影不离,大学同学,后来上班了还一起合租的房子。


但是最近,晓晓开始着手另外找房子,她说她实在受不了跟C的相处了。


无论晓晓做什么,C都是反驳的意见,一副你不懂你听我的没错的样子。


晓晓要去拉直头发,C说你都多大了还拉直,去烫个大卷吧,大卷才能显出女人气质。


晓晓交了个男朋友,C说你怎么找个这么矮的,你看看追我的那些人,哪个不是180以上。


晓晓有段时间对船长约翰尼·德普很着迷,C知道了说:哎呀不要装了,你看过几部美国的片子呀?还是老老实实跟我一块喜欢权志龙吧。


晓晓在公司里表现良好,年会时被评为优秀员工,有朋友祝贺她,C说:你们还不知道晓晓嘛,优不优秀都是表面的,领导也有走眼的时候哈哈。


晓晓说,其实上学的时候她就觉得C挺能打击她的,C总是认为晓晓眼光品位都不如自己,晓晓发的朋友圈状态C从来不点赞评论;晓晓和别人发的大同小异的文章,她转别人的从不转晓晓的,只不过那会儿不住一个宿舍,又都是小事情,也没造成什么冲突。


晓晓说“并不是要她支持我,但总是这么打击我,我也受不了。”


C处处显示自己比晓晓强,可她真的强吗?把自己的与众不同建立在对别人的打击上,这确实不是闺蜜所为。

5.

这种装逼行为,我只能说,我也有过。


没认识秦先生之前,追我的人还挺多的,这让我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特别膨胀。


人家问我喜欢哪个作家,我说我喜欢拜伦;人家问我爱听什么歌,我说我最近只听恩雅和班得瑞;人家问我平时都有什么消遣,我说我喜欢去咖啡厅和图书馆……


啧啧啧,听起来是不是很小资情怀?是不是很有一种文艺风范?其实呢?我特么当时只读过一本拜伦的《唐璜》;我确实听恩雅和班得瑞,但那是强制自己附庸风雅而下载到手机里的;我也确实喜欢咖啡厅和图书馆,然而由于没钱只能常去图书馆不能常去咖啡厅。


装逼这种事是无师自通的,你装的多了自己都信以为真。


我对那些读网络言情小说玩跑跑卡丁车游戏看国产剧的人施以鄙视且不屑的眼神:你看看你都low到地下多少层了,你看看我,多么高雅有格调。


然后呢,我觉得有些东西远离了我,比如朴实的友情,纯粹的生活,我活在一个自我膨胀的虚拟世界里,很不踏实。


事实上,你越去装那些你没有的所谓的高层次生活,内心越空虚。


后来我觉得很累,开始自我反省。


我这人有一好处就是时时检测自我状态和现状是否是我喜欢的样子。


如若不是,改之。


然后当我膨胀的劲儿下去之后,我发现真正low的是我,那些所谓的自我感觉良好,都是错觉,人与人之间是要相处的,你品味的高低,思想的宽窄,眼界的长短,相处之中都是能被别人识别到的,谁也不傻是不是?


并不是装就能装出来的。


我庆幸我自带自我检测功能,若说我的人生中有什么进步,那一定与我对自己的不满意和改造有关。


6.

诚然,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


装逼无罪,但是把言论凌驾于他人之上寻找自我快感,那就真真儿的是过分了。


我猜很多人身边都有这样一种人:无论你说什么话发什么状态都会被他反驳的一无是处,他居高临的样子可恶极了。


其实他确实不是故意的,那是他装逼装的习惯了随时抬高自己的身价,随时把别人的观念踩在脚底下,自恃清高起来没个限度。


遇到这种人就跟他说一句:您做您的阳春白雪,我做我的下里巴人,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OK?


毕竟在你眼里我可能挺low的,在我眼里,你也相当不咋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