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天长网社区

查看: 1573|回复: 0

[百姓话题] 春游江淮请您来!让文物讲述城市芳华——汉代“小火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10 0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属地: 安徽省

      当下,最受年轻人喜爱的美食当然少不了火锅,可你知道火锅是谁发明的呢,在古代人们是怎么吃“火锅”的呢?让我们一同去寻找答案。

     在天长三角圩汉墓群出土的众多器物中,有一件当时争议非常大,这就是汉代“小火锅”一铜染炉。

      该器物有两部分组成,上部为耳杯,下部为一碳炉,出土时,铜耳杯是置放在炉体之上的,所以给人造成了是温酒的容器,当时便把该器物叫成了温酒炉,也有人称之染炉。但后来有人质疑,这样在炉体上明火温酒,不可行,不符合生活常理。

     后来通过学者研究表明,它既非温酒器亦非染色炉,而是一种食器,是专用于温食豉酱的器具。汉代染炉,实际上就是一种小火锅,染而食之,这在当时是一种很重要的饮食方式。近年来,染具在许多地方都有出土,即是最好的证明。

    但说染炉类似现代意义的“火锅”,又似乎显得过于小了一些。染杯小而浅,容量超不出300毫升,整套炉具高不过15厘米,小得不能再小了。这主要因为汉代实行的是分餐制,一人一案,一案一炉,再加上其它馔品,不用担心吃不饱肚子。我们还发现,在江苏和安徽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在宴饮场面上隐约可找到类似染炉的器形,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据。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1573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