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胶东半岛一颗璀璨的明珠自清朝末期洋务运动开始打开了闭关其对外开放的发展风貌。 因此这座海滨城市每个角落无不流露着“洋气”。、、、等等这些骨子里无不流淌着欧式的血液。自2013年第一次来以来就很喜欢这座海滨城市,尽管在2015年暑期的时候受到“38元一只大虾”的事件山野君我并没减弱对的热恋。这一次,特别在乍暖还寒之际来到了国际海滨优秀城市的来一次简简单单的、轻轻松松的休闲之旅。这一次没有任何目的的海滨观光之旅确实令我享受到了旅行之途中的愉悦与舒畅!这样的感觉真的好好! - ,欧式建筑风格的范儿让本来就很普通的交通场地变成了一个赋予了文艺般情怀的场所了。
- 位于市南区泰安路,始建于1899年。是由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设计,由山东铁道公司施工的。当时的火车站主要由钟楼和候车大厅两大部分组成,北联一层办公用房,建筑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候车大厅以高大的装饰山墙和三个大型券门突出了面向市区的主入口,楼南角耸起一座造型优美的尖钟塔,正居于广西路和兰山路的轴线上,成为兰山路对景。火车站成为胶济铁路的终点站,并成为的景观建筑之一。
- 是中西建筑风格联姻的产物,建筑风格是德国文艺复兴风格。风格独特,距海岸线仅300米。如果说胶济线沿途的中小车站是中西建筑风格联姻的产物,那么,车站站舍则为纯粹的德国文艺复兴风格作品。
- 站房建筑平面为一字形,主体为两层楼房,由耸立的钟塔楼和大坡面的车站大厅两部分组成活泼不对称的立面造型。正立面右侧延续有低矮的钢架玻璃天棚站台长廊。车站候车室居中,面积不大,两侧为票房与值班室,二楼为办公室。 高35米的车站钟塔沿用了德国乡间教堂样式,下部与地面垂直开有三排两组细窗,建筑双坡陡峭,屋顶为四坡顶,面覆中国杂色琉璃瓦。车站主入口由十数级石砌台阶,通向三个拱券门,上部仿做半木构架式的大山墙面,突出了入口的位置。车站前有一花园广场,使建筑物处于视野开敞的空间中。
- 地铁3号线始发终点站是,链接了城区的两大铁路客运枢纽中心。
- 也是区最主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了。这里有汽车站、火车站和旅游车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