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天长网社区

查看: 287|回复: 1

[美文欣赏] 功利的背后,承认的是你的努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30 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




  01

  “同学会是这个世界上最恶心的发明。”

  前天晚上,一个大学学弟,在朋友圈发了这句话。然后他微信我,问我能聊聊吗。再不找个人聊聊他要气到爆炸了。上周他参加了高中同学会。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理科学霸,人缘极好。这次同学会,他是抱着特别期待的心情去的,本以为可以和曾经关系很好的同学们好好缅怀一下热血的傻逼的青春,顺便打听一下有什么好的工作机会——他所在的杂志社快要倒闭了,想问问老同学有什么门路,没想到,大家听说他现在只是一个屌丝杂志社的屌丝编辑,象征性地跟他喝了杯酒,就转而去巴结当晚人气最高的同学了。

  那个高中时代毫无存在感,成绩平平、长相平平,连槽点都没有的眼镜男。

  因为,他29岁,已经是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就连班上混得很不错的创业公司老板啊、总裁特助啊,都跟律师同学称兄道弟,咨询法律问题,讨论以后可能有的合作,活像当初他们有多熟似的。

  学弟很愤慨:这个社会太他妈的功利了。以前这帮人,想借他的笔记,想抄他的卷子,一个个跟孙子似的。

  如今在他面前全成了大爷。

  以前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的屌丝眼镜男,倒成了抢手货。

  还能比这些人的功利嘴脸更恶心的吗。

  02

  一年前,我会非常同意他的说法。

  那时候我写的剧本被圈中大腕看了,很欣赏,评价是“惊艳”,他们公司决定投资几千万力捧这个剧,并且保证可以上湖南卫视,档期都定了。

  然后这个剧开始选演员、拍样片,在圈内一定程度上也传开了。

  那段时间,每天都有各路人马辗转找到我,有投资商说让我给他们也写个剧本,条件随便开,去海南租个别墅写都行,想去马尔代夫度假也行;有牛逼影视公司的部门负责人提出想给我开个工作室,地址都帮我选好了,豪宅啊,太感人了;一个土豪以前做房地产的,想转投影视行业,每天请我喝早茶,跟我聊她传奇的一生,然后说要给我投2000万帮我开个公司,我被她的热情吓呆了。

  我感觉怎么这么多“小伙伴”、“好朋友”同时上线了啊。

  然后没过多久,因为各种原因,我的剧上不了湖南卫视了。

  小伙伴们一听说这事,几天之内就迅速下线了。再也不约我喝茶,再也不跟我谈理想谈人生,再也不跟我规划未来了。仿佛从没认识过我一样。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是我意淫的一样。演技真是棒棒哒。

  当时我对影视圈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这个行业真的是跟红顶白翻脸不认人啊。

  当时那个影视公司的人,跟我见面的时候一直吐槽圈内某个编剧,骂他是傻逼。写了一部电影之后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之后的作品一部比一部烂。但是在朋友圈,那个他所谓的傻逼编剧发的每一条信息,他都会第一时间冲上去点赞。

  “傻逼编剧”今年又有一部作品火了,他专门发了一条朋友圈盛赞这个作品,夸这个编剧太牛逼!

  能势利到这个程度,也是一种境界。

  我也想过,他真的忘了跟我吐槽过这个编剧吗,他没发现我们在共同的朋友圈吗,其实更大的可能是,他根本就不会在乎我怎么看。

  比起一个当红编剧,谁特么在乎另一个屌丝编剧的心情啊。

  03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然而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

  功利不好吗?

  功利的背后,不就是告诉我们真正的游戏规则吗?

  要么你超越这些,忠于自己,不在乎别人。

  如果你在乎,你想获得尊重和赞美。

  很简单,你先变得牛逼啊。

  当初他们对我各种示好,不是因为我牛逼,而是因为湖南卫视牛逼。

  当我跟湖南卫视失去关联了,我就屁都不是了。

  如果有朝一日,我不用靠攀附湖南卫视获得认可了,说明我才是真的牛逼了啊。这不是一件很鼓舞人心的事吗。

  这个圈子看起来很浮躁很现实,可是规则极其透明,什么都不看,就看你的作品。

  不管你是导演、演员还是编剧,凭作品说话。

  你拍的是电视,凭收视率说话。

  你拍的是电影,凭票房说话。

  你要是不屑于商业,那好,用奖项说话。

  一想到规则这么透明,我就非常安心。

  很多人会说,那各种潜规则呢,会利用潜规则、敢于利用潜规则,也是人家硬实力的一部分。你做不到,就别瞎比比,你愿意做,就去做啊。

  更重要的是,功利的背后,它承认的是你的努力。

  没有任何收视率、任何票房、任何奖项是单靠投机就能获得的。

  《煎饼侠》这么火,圈内都在跪舔。可是别忘了,大鹏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他曾经被领导骂“卖盒饭都没资格”;为了请段子手给他写网络剧,他买机票去全国各地的段子手家里,就差给他们跪了。

  《夏洛特烦恼》这么火,男女主角人气爆棚。可是别忘了,马丽因为名气不够大,长得不够美,当初都不让她演。她是凭自己万般努力,才证明自己最适合这个角色的。

  而那个所谓的“傻逼编剧”我认识,大家只记得他的风光,忽略了他就是个在大巴上都能写剧本、发烧了都能继续写剧本的死变态。

  想通了这些,我再也不会抱怨这个圈子现实,这个社会功利。

  04

  当别人对我满不在乎的时候,说明我的专业水平还太LOW,我会乖乖去钻研自己的业务,提高技术,再努力100倍。

  当别人对我友善了一些,我应该庆幸,我居然有利用价值了,说明我进步了呀。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吗!?

  你没发现吗?所有行业不都这样吗?

  当你不够强大的时候,你想要一个小小的机会,都没有。

  当你足够牛逼的时候,你的面前有一万个机会,你挡都挡不住。

  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你想要的一切都会主动来找你。

  好处是什么?你不需要有什么杂念,花时间去抱怨。

  找到你喜欢并擅长的事,尽最大努力把它做好,机会自然就会砸过来。

  那句很流行的话是,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后面这句完全是屌丝意淫,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要让人家高攀不起,我们需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

  05

  回到文章最开始的故事。

  我问学弟,能告诉我你最努力的是什么时候吗?

  他说就是高中,那时候他非常勤奋,非常好强,家里也管得很严,所以他学习很拼,成绩很好。上了大学,感觉没人管了,大半时间拿去打电玩、谈恋爱去了,毕业了也是随便找个工作,图个安逸。

  我说对呀,以前的同学对你好的时候,恰恰是你最努力的时候,你这些年混吃等死,凭什么想赢得他们的尊重啊?凭什么还指望人家给你提供工作机会?

  而反观你的屌丝同学,那个眼镜男,从他的角度看,不是非常励志的屌丝逆袭的故事吗。高中的时候成绩平平,大家假装看不见他,他能拿到律师执照,能奋斗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地步,这里面有多少艰辛,傻逼都能想象得到呀。所以人家凭什么不能被巴结呢?凭什么不能得到更多合作机会,得到更大发展呢?

  说明这个社会很公平呀。

  我们不要指望别人有义务拉你一把。

  人家又不是你爹你妈,凭什么要惯着你啊。

  这个世界就是“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你越牛逼,机会越多。

  没有什么雪中送炭,这个世界只有锦上添花。

  你想要锦上添花,你得先变成锦。

  作者:咪蒙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87次
2#
发表于 2016-12-30 11:11 | 只看该作者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
成功所需要的,独特的智慧


比尔从商的志向来自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商界滚打多年却始终没有取得什么骄人的成绩。受父亲影响,比尔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位成功的商人,更何况他的父亲也认为他做事机敏果断,敢于创新,非常具有商业天赋,所以一直鼓励比尔去读经济或者商贸类大学。

让父亲没有想到的是,比尔在高中毕业后,却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工科中最基础最普通的机械制造专业。比尔的父亲生气地指责比尔说:“你一定是忘记了自己的理想,要知道,你并不是要做一位出色的工人,而是做一位成功的商人,你为什么不读商业贸易,反而要来学机械制造呢?你这不是拉近理想,分明是把理想推得更远了!”

比尔不赞同父亲的观点,他觉得适当把理想推远一点是正确的,因为工业商品在商贸中占了绝对的大多数,如果不具备工科知识,就不能了解产品的性能、生产制造等各方面的情况,将来很难保证能在经商中占到优势,更何况工科学习不仅是增强工业技能,还能帮助一个人建立严谨求实的思维能力,培养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这些素质都是经商所不能缺少的。

听了比尔的解释,他的父亲终于明白了比尔的想法,比尔也得以留在麻省理工学院继续读书,四年的大学,比尔没有拘泥于本专业,他同时还学习了许多化工、建筑、电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毕业后,立志从商的比尔并没有立刻带着这些知识投身商海,而是考入了芝加哥大学继续攻读经济学的硕士学位,这期间,比尔掌握了大量的经济学基本知识,掌握到了决定商业活动正确性的众多因素。

取得学位后,按理说比尔应该可以向理想进发了,可是他不仅没有立刻下海经商,反而还进一步把理想推远了:他又花了三年时间进入别的私人学校学习法律知识,之后又进入了一所法学院旁听法律课程,同时他还学习了一些微观经济活动的专业经济学以及企业管理知识!完成这一切之后,比尔又考进了政府部门工作,直到这时,他的父亲终于忍不住了,他指责比尔已经彻底忘记了自己的理想,他提醒比尔说他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而不是去从事政治。

比尔有自己的想法,因为经商必须要具备很强的交往能力,要想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必须要深知处世规则,善于人际交往,然而这种能力是在任何学校都学不到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磨炼出来,而磨炼这种能力的最佳去处就是政府部门。比尔在政府部门一干就是5年,他也在工作中培养起了深思稳重、沉着冷静的个性。

5年的政府工作结束后,比尔开始慢慢向商业靠近,他应聘到一家公司去熟练商情与商务技巧,因为表现突出,两年后,公司打算出高薪让他担任副总经理,但比尔却辞职了,他意识到自己是时候正式向自己的理想迈开脚步了,随后,他开办了自己的拉福商贸公司,这时,比尔已经是一位35岁的中年人。

因为比尔的准备工作实在充分,在接下来的商务操作中,他几乎能考虑到每个细节,能应对一个合格的商人应该能应对的一切,并且能够嗅到各种商机,避免各种法律纠纷,他之前所学的每一点知识和所做的每一步准备,都在他之后的商业活动中发挥出了不可忽略的作用,生意进展异常顺利。

也正因如此,在此后短短的25年时间里,比尔的公司从最初20万美元的资产发展成了现在200亿美元,比尔本人也成为美国商业圈的一个神话人物。

对于比尔的成功,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就曾在一本书中这样评论:“急于求成在很多时候往往是欲速则不达,而适当推远理想反而是一种备战人生的最佳方式,比尔所拥有和依赖的,就是这种独特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