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天长网社区

查看: 306|回复: 0

[美文欣赏] 鸡汤本无毒,只是被你当做救命的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 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


作者:真情假锐


作为一个非著名鸡汤文撰稿者,最近看到这种文体被口诛笔伐,甚至连原作者都概莫能外,顿时觉得百感交集。倒不是玻璃心在作祟,只是觉得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写手,被戴上“心灵毒师”、“道德绑架”等帽子,除了倍感荣幸外,一阵辛酸苦楚也涌上心头:
“我只不过是写自己的故事,抒发个人观点,没有主动传播,更未靠此追名逐利,这口黑锅为何都让我来背?”


但仔细想想,除了人身攻击的无稽之语,和强行拔高的振振有词,多数人对于鸡汤文的批判也是合情合理。而鸡汤文“故事+说理”的固有套路,既是它在快餐化阅读时代得以风靡的取胜之匙,也是其站不住脚的主要原因。


鸡汤文的局限性大致有二:
1.        以个人故事作为角度切入,缺乏普遍性。
2.        以呼吁和煽情为主,缺乏逻辑严密的论证。


关于第一点,当引经据典成为高分作文标配的高中时代,语文老师的一句话却让我记忆犹新:“其实我认为,举例论证,是这世上最低级、最苍白的论证方式。”


接下来他话锋一转:“但是你们必须要搜集名人案例,一来800字的文章根本容不下逻辑严密的长篇大论,二来阅卷老师就好这口。”


以个人故事为切入点,的确会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其感同身受,但“缺乏普遍性”的缺点也尤为明显。在这个参差百态的世界,找出一个能佐证自己观点的故事简直是易如反掌。但这论证也显得有气无力,因为只要找茬者持之以恒,他可以找出100个更为生动形象的例子进行反驳。

我们总喜欢用一个成功者的光鲜亮丽,去埋葬那些被梦想欺骗得体无完肤的尸体。


我们总喜欢用一个富二代的勤奋上进,去隐瞒那些骄横跋扈纸醉金迷的纨绔子弟。


讲的的确都是正能量,但手法未免低劣了些。


关于第二点,在鸡汤文内,我们会看到发自肺腑的呼吁、感人至深的煽情、眼花缭乱的排比,以及不胜枚举的修辞方式。但再华丽的辞藻,也难以弥补其内涵的空洞乏味。没有数据和调查的支撑,甚至连“三段论”式的论证也寥寥无几,更别说丝丝入扣的逻辑分析了。这决定了鸡汤文往往都是些动人心弦的好故事,但其观点是否能使我信服,这的确要打个巨大的问号。


写到现在,你是否会认为我已摇身一变,成为鸡汤文的忠实批判者,并再也不会涉足这一文体?


你错了,这篇文章想探讨的其实是:作者和读者对于鸡汤文的正确态度。


身为作者,写身边的故事,表自己的观点,确不应被妄加评说。但若作者真把自己当做妙手回春的名医,试图用粗制滥造的鸡汤去普度众生,那的确不自量力的些。


身为读者,笑骂评说倒是其次,但若真把鸡汤奉为金玉良言,当做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未免也太蠢了些。尤其是当被鸡汤欺骗后,对作者因爱生恨的狗血桥段,实在让人感叹图样图森破。


鸡汤那么多,总有适合你的一款,但即使开怀畅饮也徒增片刻欣喜;而若选错了鸡汤,闹肚子倒是事小,走火入魔也非耸人听闻。所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鸡汤尤为关键。


你也像作者一样具有超人般的自虐体质吗?你也有一群情同手足的兄弟吗?你的老板也是那么惜才如命善解人意吗?你向往的究竟是现世安稳,还是轰轰烈烈?在拍手叫绝前,在热烈盈眶前,不妨先扪心自问下,自己同作者描述的案例相似度是否颇高,若相差甚远的话,还是洗把脸冷静片刻为好。


鸡汤本无毒,只是被你当做救命的药,真正让你死的是原来的病,鸡汤只不过被当做替罪羔羊。若不想继续被其“荼毒”,一是选择对适合自己的鸡汤;二是饱览群书,游历四方,见识广了,再浓烈的鸡汤也不过是一碗白开水。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306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