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天长网社区

查看: 1781|回复: 7

[百姓话题] “老大难”公路的华丽“蜕变”——仁和集镇过境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侧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6 09: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
  近几年来,仁和集镇围绕“构建仁爱之里、打造和美之乡”这一目标,迎难而上,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小到乡村小道的建设,大到过境省道、高速的配套、征迁安置,以仁爱之心,建和美之乡。一项项贴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工程陆续实施,让“老大难”公路实现华丽“蜕变”,使生活在这的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纠纷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啊”
  天秦路穿越仁和境内有近10公里,由于历史和省道修路权限等原因,路面超期服役多年,到处是坑坑洼洼。2011年11月10日,省道312皖苏交界至天长段改建工程在仁和集镇天秦线改线处正式开工,地处交通要道的仁和集镇抽调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组建了5个拆迁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实施房屋评估、公示、动员、拆迁工作,随之而来的征迁矛盾纠纷也接踵而来……
  地处天秦路芦龙段十字路口的陶某户,一家3口,陶某患重病,妻子又是残疾人,夫妻二人靠迎街门面做烧饼维持生活。拆迁后房屋不能在原地建房,没法做生意,生活就没了来源。陶某坚决不拆迁,要拆迁可以,但要在原地建房做生意。后来经过社区做大量的协调工作,并与陶某两侧邻居拆迁户协商,每家让出一间给陶某建房,才把矛盾化解。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人家也要生活。”芦龙社区党总支书记任巧玲说,“各种各样的纠纷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啊。”
  该镇在评估测算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把乡亲们的事当自己的事,认真听取群众合理的诉求和意见,反复上门做思想交流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所能及帮助沿线群众解决问题。
  “要发扬‘5+2’、‘白+黑’精神才行”
  还没歇下来喘上一口气,2012年4月,仁和集镇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其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仁和集镇老街改造工程,矛盾纠纷异常复杂。
  仁和社区办公室对面的4间房屋是70年代建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影响集镇街道形象。刚谈拆迁,四间房屋的户主便漫天要价。镇政府找来评估公司进行评估,但价格仍不能使这4户满意。后来,政府和社区多方找这4户亲戚朋友做工作。工作终于做通了,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4户门前有个院子,院子地皮产权不清,分配出现矛盾。老街拆迁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镇政府和社区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和这4户协调,先拆了这4间房屋,后由社区帮助统一建商品房,建成后委托社区售出,售出的钱再合理分配给他们,矛盾终究得以解决。
  谈起这起纠纷的处理,仁和社区党总支书记郑训凡一脸的无奈:“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要发扬‘5+2’、‘白+黑’精神才行。”仅当年6月份,该镇就把涉及5个单位50个居民户的1.2万平方米的破旧房基本拆完。其间,又组织人力1200多人次,调用挖掘机、拖拉机等机械近200台次,清理沿线杂草、杂树、杂菜等杂物10多公里,清运垃圾3000多吨,整治店外经营、乱堆乱放300多处,拆除私搭乱建30余户1500多平方米,清理路灯及电力杆线上牛皮癣、小广告400多处,刷白树木1500棵,户外广告、标牌等均按要求拆旧更新。
  “每设一个绿化池,都是异常得艰难”
  2013年底,仁和集镇“三线三边”综合整治工作迅速展开。因为历史等原因老街两旁一直未设绿化池,既不美观,又影响交通安全。为此,镇领导班子果断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建绿化池!“仁和集镇老街环境注定将实现质的飞跃,但每设一个绿化池,都是异常得艰难。”该镇党委书记王洪玉皱着眉头说。
  老街十字路口的李某、梁某两户,以影响做生意为由坚决不给建绿化池,镇城管队和社区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讲道理,但这两户就是不理解,并对工作人员言语侮辱,工程被搁置3天。后来,先做其左右邻居门前的绿化池。在邻居们也帮忙做工作的情况下,两户才同意施工。
  因行动早、速度快、效果好,2013年12月,时任市委副书记朱大纲率领各镇(街)主要负责人集体考察仁和集镇公路沿线综合整治情况,学习借鉴仁和工作经验。
  仁和集镇镇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了仁和老街破旧房屋拆除、立面改造、路面修复、铺设污水管网等工程,投入500余万元实施了天秦路和老街绿化提升工程,投入100多万元建成垃圾转运站1座、公共厕所3座、垃圾房30座,配置垃圾桶300个……
  2014年6月,宿扬高速天长段征迁工作启动,仁和集镇迅速组织人员,分工明确,分解矛盾,快速推进,涉及19户房屋、80多座坟墓。该镇以零上访的出色工作率先在全市完成任务……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2014年年底,仁和集镇被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安徽省卫生镇”称号,同批全省仅有3个镇获此殊荣。
  仁和集镇综合文化站站长董元峰说,以前道路崎岖不平,轿车一年至少要换一套轮胎,减震器三四个月就要更换。家住仁和老街72岁的刘步英老人感慨地说,以前整天车来车往地轰隆响,“呼噜”一声车子过后,满脸都是灰。现在修了路、配了灯、建了树池,环境美了,灰也少了,睡觉也安静了,政府真是做了天大的好事啊!
  如今,行驶在天秦线仁和路段上,平坦开阔,路旁一片花红柳绿、鸟语花香。仁和集镇党委政府直面矛盾、迎难而上,敢于担当、踏实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民解忧谋福,将一条条康庄大道修到了千家万户的门前,更“修”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2#
发表于 2015-5-16 09:01 | 只看该作者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3万

帖子

4万

河币

翰林文圣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268442

QQ达人歌神戌狗白塔河论坛十周年纪念勋章

3#
发表于 2015-5-16 13:00 | 只看该作者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
“构建仁爱之里、打造和美之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3万

帖子

4万

河币

翰林文圣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268442

QQ达人歌神戌狗白塔河论坛十周年纪念勋章

4#
发表于 2015-5-16 13:01 | 只看该作者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
每设一个绿化池,都是异常得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3813

帖子

4427

河币

状元

Rank: 8Rank: 8

积分
36123
6#
发表于 2015-5-17 09:32 | 只看该作者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
路边的景色不错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5-18 08:21 | 只看该作者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

哈哈,是的: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5-18 08:22 | 只看该作者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

最近才整理发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