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承载人间大爱,小小生命开启新的希望---虞秀芝 (1998年-2012年9月11日) 2012年,她是安徽省捐献角膜年龄最小的志愿者。
出生仅3天就被亲生父母抛弃的虞秀芝却并没有因此沉沦。她与善良的养父母相依为命,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在被诊断患上绝症后,她毅然做出了向社会捐献眼角膜的决定,主动联系安徽电视台邦女郎栏目组和省红十字会眼角膜库。2012年9月11日,14岁的少女虞秀芝走完了短暂的人生历程,步入了永远的黑暗,但她却给别人带来了光明。9月15日,她的角膜移植成功,让两位年轻人重见光明。在2013年,小秀芝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
奉献自己,造亮他人---王海祥 (1969年12月23日-2013年4月29日) 天长市石梁镇槽坊村的王海祥是一位普通农民。43岁那年查出患了肝癌,虽经治疗效果却不理想。2013年,他从上海治疗结束回到家中,向家人提出要捐献自已的眼角膜的心愿。家人一直在犹豫,王海祥却很坚定,他一遍一遍地讲着自己的想法。 2013年4月14日,通过天长市红十字会,王海祥正式办理了捐献角膜的申请登记手续。4月29日下午,病危的王海祥再次叮嘱家人:在他离世后,一定要及时通知红十字会。不一会儿,他就溘然长逝。当晚11:30,王海祥的心愿实现了,省红十字角膜库的眼科专家顺利地摘取了角膜。不久,两位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在他的帮助下重见光明。
传递大爱,光明人间---张一云 (1963年5月21日-2013年7月27日) 张一云家住天长市大通镇双柳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木匠,2012年10月,他被诊断为肾癌,但是他在生命的最后里程,做出了不普通、不平凡的举动,勇敢地冲破世俗观念,捐献出自己的角膜,让光明留在人间,也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
生命因短暂而珍贵,因奉献而精彩 --- 一位90后的帅小伙李训亮 (1990年1月14日-2013年12月27日) 李训亮是天长市张铺镇一位普通青年, 2011年7月,他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在住院期间,他得知“中国好人”天长小女孩虞秀芝志愿捐献眼角膜让他人获得光明的消息后,毅然决定,自己去世后也要将眼角膜捐献出来。在他的影响下,55岁的母亲李永华也效仿儿子的做法,不但进行了角膜捐献登记,同时还进行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2013年12月27日上午10时,小训亮走完了自己23年的人生道路,按照他生前志愿捐献了眼角膜,12月28日下午两位失明的学生因他的奉献重见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