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号称“史上规模最大的iPhone摄影艺术展”的国际手机艺术节(LA Mobile Arts Festival of International Artists),于2012年8月18日至26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个全球范围的第一届行动电话影像艺术展览,广集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和美国25个州的225位艺术家参加,展出作品600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手机拍照影像,还包括少量的数码绘画和装置艺术作品。主办方iPhoneArt.com网站开辟互联网际的广泛传播空间,未及展览开幕,相关信息已经插翅传遍全球。
![]()
![]()
![]()
第一届手机艺术节,洛杉矶,2012 在数码影像革命发生之际,人们在意的是电子科技对传统胶片的颠覆,谁也没有料到手机横空出世的拍照功能,吹皱一池春水,大举侵占了数码相机刚刚淘汰传统相机后的新兴领地。虽然许多艺术家声称iPhone作为他们的主要通讯工具,并不只是用来拍照。而致力于在移动通讯设备上拓展艺术表现的iPhoneArt.com网站创始者说:“这仅是向人们表明的一个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机会,移动设备有更多的可能性,将远远超过人们的期望。”iPhoneArt.com网站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平台和交流社区,有助于促动手机结合技术与艺术而开启一种新颖的艺术形式,甚或是一波突破观念疆界的新潮艺术生态。
![]()
![]()
第一届手机艺术节,洛杉矶,2012 具有高像素拍照功能的手机上市之初,并未受到摄影爱好者们的格外重视,比起道貌岸然的名牌数码旗舰产品,能照相的手机只不过被当做一件lomo式的简易拍照玩具。然而自打iPhone级的智能手机配置上各种特殊效果的影像处理软件,加之互联网的快捷传输,不期然地把手机使用者都催生为泛摄影的日常生活拍手,就像胶片摄影时代的全自动傻瓜相机问世,一下子掀翻了摄影的贵族体制。手机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不求人”的拍照设备,其物美价廉体的优越性,体现为不像数码相机还需要配置电脑和宽带进行图像处理再行传播。手机自带的无线传递功能,兑现了有效地立拍即传的网络社交之欲求。
![]()
第一届手机艺术节,洛杉矶,2012 所以,洛杉矶国际手机艺术节的海报设计,采用的是飞机发明者怀特的早期飞行器试飞的画面。组织方认为手机的普及近乎飞机的发明,为人类的移动行为,创造了无可限量的愿景。由此,一个新造的英文单词水到渠成——iphoneography,手机+摄影,更其突显出个人拍摄的自主创造性。火车、汽车和飞机这些移动交通工具的发明,以其方便和快捷在实际意义上缩短了人类地理空间的距离,而移动手机电话的发明,则超越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从而开启了地球村的时空概念。
![]()
第一届手机艺术节,洛杉矶,2012 洛杉矶国际手机艺术节的主展场布局设计,彰显手机摄影的无远弗届性质。进口处开门见山就是一面由数十部ipad平板电脑排列聚合的展墙,其中每一个ipad都无休止地循环滚动着iphoneography的创意影像。一眼望去,变幻万端千姿百态,缤纷溢彩目不暇给。如果这显示了手机摄影与时俱进的新潮性,仅一条过道之隔的单间里面,居然是布置为古香古色18世纪古典客厅的展室,各种数码打印的彩色照片,被混迹于质地斑驳的古董文物之间,散发着时光隧道的撩人怀古情结。
![]()
![]()
第一届手机艺术节,洛杉矶,2012 手机艺术节的展览图录小册子里,关于手机摄影的简明历史概述指出:“今朝,iphone、ipad和其它移动设备的技术,继续传承结合着旧与新的创意想象。”并援引传统摄影时代的名家、美国摄影家兼电影人保罗·史川徳的语录:“艺术家的世界是无限的,从他生活所在的远地或身边,创意无处不在,灵感经常就在入门之阶。” 手机艺术节的策展人,显然有意将手机拍照跟史川徳所言的艺术“入门之阶”(doorstep)相提并论,提示艺术家的世界无远弗届之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