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 央视CCTV-17 再次关注天长 报道了天长芡实进入采收期 秋风起,芡实香。这段时间,在天长市的高邮湖畔,水八仙之一的芡实正进入大面积采摘期,广大种植户们在水中忙碌,呈现一片丰收景象。 在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的一处芡实种植基地,水田中层层圈圈的芡叶铺陈交叠,绿意浓染。水田里,20多名采摘工人穿着皮衣,拿着镰刀,在水中忙着采摘芡实果。基地负责人介绍,从8月中旬开始,芡实就进入了采摘的季节,每人每天可采摘100斤左右。 芡实俗称鸡头米,是睡莲科植物——芡的种子,具有益肾补脾的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天长市农业农村部门充分结合本地水面资源丰富、群众种植基础好等优势,积极培育大户,通过推广良种、技术帮扶等多种措施提高芡实产量与品质。 近年来,天长市芡实种植有了新的飞跃,重点推广“天芡一号”良种芡实,今年种植面积达到6.7万亩,比去年增加21.8%,良种覆盖率超过75%,产出来的芡实果更加粒大、饱满,每亩产量可达500斤,收益3800元左右;重点推广芡鱼综合种养新模式,在芡实田里套养龙虾,放养黑鱼、鲫鱼,每亩可增收2000元以上。 乡村振兴,产业旺是基础。天长市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主线,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立足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天长市广大芡实种植户除了传统的鲜果销售外,还通过芡实干果深加工,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全市从业人员已超过10000人。 预计今年全市芡实产量可达3.6万吨,一二三产融合总产值21亿元,比去年增长20%。小小的芡实果,已然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豆豆。(周汉 陈明 胡婷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