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天长迎来了高温烧烤模式的酷暑天,36℃的温度让人出个门便能汗湿一身,还有市民出现头晕目眩、恶心、疲乏、心悸等中暑现象。滁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尽量不要在10:00至16:00这一时段到户外场所长时间行走,高温作业者更要做好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者 谨防职业性中暑
市疾控中心提示,从事生产劳动(工厂、矿山、农场及其他露天作业等)、体育竞赛的市民,容易发生职业性中暑,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易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当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时,即可判断出现了中暑先兆。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即可判断为轻症中暑,而出现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或混合型时,则是重症中暑的表现。
对于不同的症状,有着不同的救治原则,例如中暑先兆可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轻症中暑要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中暑了怎么办 看专家支招“五步法”
室外热浪滚滚,市民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尽量避免在烈日下工作或长时间行走。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并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携带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市民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该怎么办呢?专家表示,出现中暑症状,市民可求助他人,进行搬移、降温、补水、促醒、转送“五步法”进行救治。首先,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其次,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当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清醒者也可服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中药或绿豆汤等;如果病人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并立即送医院诊治,不要耽误时间。
|
-
评分记录 | 威望 |
金钱 |
贡献 |
收起
理由
|
夏大雪
| + 20 |
+ 20 |
+ 20 |
赞一个! |
总评分: 威望 + 20
金钱 + 20
贡献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