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13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仪式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国家公祭鼎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其原型正是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楚大鼎。
楚大鼎1933年出土于我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形制雄伟,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圆鼎,大鼎腹部和足部均刻有“安邦”二字,堪称“国之重器”。1937年包括楚大鼎在内的寿县楚王墓出土文物与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馆等收藏的众多国宝一起被转移到四川,抗战胜利后又被运回南京,1949年辗转回到安徽。楚大鼎出土后颠沛流离的经历,见证了那段国家生死存亡的历史,它作为国家公祭鼎的原型具有特殊的意义。
国家公祭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