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天长网社区

查看: 1413|回复: 4

[百姓话题] 苏皖俩“冶山”连山通水共路 “双胞胎冶山”有笑话更有佳话

[复制链接]

4345

主题

5万

帖子

6万

河币

翰林文圣

今日天长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40726

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最佳新人QQ达人歌神白塔河论坛十周年纪念勋章戌狗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16 11: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属地: 安徽省合肥市

    张叶 绘


    在苏皖交界处,有两个同名的近邻,都叫冶山。一个广东的司机来六合冶山一家工厂送货,结果把货物送到天长的冶山镇一家工厂。这两个“孪生”冶山不仅地名相同,而且连山、通水、共路,这就是六合与天长的两个冶山镇。两地百姓生活习俗、饮食习惯也相差不大。此外,“孪生”冶山相互扶持,更在全国首创“苏皖冶山地区联合调解委员会”。

    地理:

    “双胞冶山”让一些司机跑错路

    “我们这里海拔最高就是冶山,有231.44米。”在六合冶山铁矿办公室里,工作人员魏佳华一边在纸上画着示意图,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一座由冶山、崔山、老尖山组成东西走向的山脉,一条金牛湖水库外围河流,一道金江公路,将苏皖两地的“孪生”冶山串了起来。要问两地到底有多“亲密”?“在六合冶山地质公园所在地老尖山地段,你稍微往东面走一点,手机里会收到短信‘欢迎你来到安徽’。再往西退一步,电信短信就提示回到了江苏。”魏佳华笑道:“经常有司机跑错路,闹出了笑话!”相传,冶山铁矿一带早在西周时期就是采铜炼铁之地。西汉末年,冶山作为吴王刘濞的封地,吴王召集天下亡命之徒疯狂开采铸钱炼兵器,此地而被更名为冶山,这也成了有史可查最早的“冶山”由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被分割成天长铁矿和六合铁矿,归属当时的扬州专区管辖。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将分开的两矿合并成部属企业——冶山铁矿。1971年建立了冶山镇,这就是六合当地百姓口中的“老冶山”。随后,因为区划调整,老冶山与四合等合并,有了如今的六合区冶山镇。而另一边,天长市的冶山镇由境内的“冶山”而得名,至2007年冶山镇与关塘集乡合并为冶山镇。如今,熟悉这里地形的外地司机来这里送货送客再也不敢大意,直接抢问:“是六合冶山还是天长冶山,怎么走?你最好事先讲清楚,免得绕路惹麻烦。”

    习俗:

    方言略不同,生活饮食习惯大差不差

    由于地理相连,两地百姓来往密切,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相似。“我母亲就是天长人,1960年嫁到六合,在饮食、习俗上好像也没什么不同的。”作为“孪生”冶山的后代,魏佳华回忆起平日里的生活告诉记者,父母并不存在生活习惯上的分歧。“如果非要说有啥不同的话,那六合冶山最出名的是盐水鹅,而安徽冶山最拿得出手的是‘小粑粑’。”据说,这种类似烧饼的面点——小粑粑,过去曾是进贡皇帝的贡品。“虽然大家挨得近,但只要一说话,就知道对方倒底是哪边的冶山人。”因为生活、习俗的相似,现在区分两地冶山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听口音。“比如,六合这边叫‘人’,安徽那儿叫‘能’;我们说‘吃饭’,他们则说‘砌饭’。”据称,与六合冶山方言相比,天长冶山的显得语气有点硬。但随着两地百姓交流越来越密切,通婚、务工等行为日益频繁,语言上的区别正在逐渐弱化。“只要我一去安徽,语言就自动切换到那边的模式。到了我儿子这一辈,基本上也听不出方言上的差别了。”

    互助:

    开凿水库,共同抗旱

    在六合金牛湖水库下围河流就像一条玉带,将两个冶山串起来。由于金牛湖下流地势低洼,湖水汇集一处成了河流,经过两地最终注入长江。“这河水主要是用于农业灌溉,当年开挖金牛湖时,天长那边也来人帮忙呢!”六合冶山镇宣传科工作人员周志发介绍。除了金牛湖河流,交界处的两个水库,也证实了两地百姓互帮互助,结下深厚友谊。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殊,两个冶山都面临着干旱的难题。为了有效应对旱情,安徽省出资开挖了小型蓄水库——东风水库。因为被瓜蒌村、冶山社区(属六合区),和长兴社区(属天长市)三村环绕,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共同使用该水库资源。“1994年那年干旱,要不是有这水库,估计就难了。”周志发回忆,1994年夏末秋初时,正赶上特大干旱,附近很多水库都出现干涸。所幸从东风水库调水,才有效地缓解了瓜蒌村和冶山社区的旱情,令两村近三千亩农田免受灾害。无独有偶,紧邻东王社区与郑集镇的川桥水库,同样滋润着两边的农田,哺育两地的百姓。

    首创:

    苏皖联调28年 保边界安宁

    两地联系多了,磨擦自然就少不了。“苏皖交界连接线11公里,沿途贯穿10多个村镇,两地摩擦通过民间调解比较有效。”六合冶山镇司法所所长汪军思解释说,比如婚姻关系、水库资源、矿产资源、贸易务工等方面影响,都极易引起两地百姓的摩擦与纠纷。如何有效解决,保障便捷安宁?1986年,在当时的六合和天长两地司法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冶山联合调解委员会。“这可是当时全国首创的联调组,之后还被作为经验在其他地区推广。”汪所长自豪道,该联合调委会吸纳了两个冶山镇、金牛湖街道、郑集镇等为成员单位,为加强沟通,每年各方都会聚首开会。调处各类民事纠纷,致力将冶山地区建成新型的文明地区。就在前两天,汪所长还接到了一名安徽天长居民的救助:老人的女儿嫁到六合,但至今未能领上结婚证。虽然不是管辖范围内,汪所长还是立即电话联系了天长相关部门,请他们配合解决好老人的问题。“现在我们几个成员相当于一家,不论涉及哪个街镇,只要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立马对接上,不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现象。让边界百姓,出事有地方去,难题有办法解。”

    通讯员  陈钱门 叶方龙

    扬子晚报记者 范晓林

4345

主题

5万

帖子

6万

河币

翰林文圣

今日天长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40726

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最佳新人QQ达人歌神白塔河论坛十周年纪念勋章戌狗

5#
发表于 2014-10-16 18:49 | 只看该作者 IP属地: 安徽省合肥市

各有千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0-16 16:40 | 只看该作者 IP属地: 浙江省丽水市
媒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