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生活567 于 2013-1-17 19:18 编辑
我市民间悬赏数额最高的案件告破(有图有真相)
1月15日,市公安局民警历时两个多月的艰苦侦查,终于将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黄某和涉嫌包庇的陶某母子俩抓获归案,至此,我市历史上民间悬赏数额最高的交通肇事逃逸案成功破获。
沈大爷家住水上新村,2012年10月21日凌晨4时40分,沈大爷像往常一样,起来晨练,当他走到老自来水厂大埂地路段时突然被飞驰而来的一辆电瓶车撞倒,肇事的男子当场逃跑。
好心的过路人发现倒在地上的沈大爷后,立即拨打了“110”和“120”,可是,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76岁的沈大爷还是不幸离开了人世。
事发路段虽然地处市区,但相对偏僻,附近没有路灯,也没有摄像探头,案发时间又是凌晨时分,路上的行人极少,唯一的一位现场目击者,也因为光线昏暗,除了看出肇事者是一个男子外,提供不出此人更多的体貌特征。由于线索有限,最初调查此案的市公安局交管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虽做了大量的工作,却一时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突遭飞来横祸,失去了亲人,肇事者又逍遥法外,沈大爷的家人痛不欲生!悲愤之余,他们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公交车车载广告等宣传方式,播发、张贴悬赏通告,大范围地悬赏、征集破案线索。在悬赏通告中,市公安局公开承诺,对提供线索直接破案者,给予10000元人民币的奖励,死者家属也自愿提供100000元的悬赏奖励,并为举报人保密。铺天盖地的议论,闹得小城天长沸腾了,其中的一个民间网站,在短时间内,那条不到150个字的悬赏通告,网民的点击量就达到了14113人次,人们议论纷纷,同情的、愤慨的、谴责的都有,也有网民提出疑问:公安局能破案吗?
面对各种议论,市公安局上上下下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局党委书记、局长钱传银亲自过问,局党委委员、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朱家骥,局党委委员、分管交警的副局长陆晓东多次前往专案组,看望、鼓励专案组的民警,指导件侦破工作,交管大队大队长张本标、刑侦大队大队长范学军带领刑侦大队大案中队、交管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的战友们,调查走访,多方寻求破案线索,力争尽快破获此案,将肇事逃逸的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以便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给受害人亲属一个交代。
两个多月以来,专案组的民警夜以继日,马不停蹄,走访、排查,广泛发动群众提供破案线索,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有的人主动走进交管大队、走进公安局、走进派出所更多的人拨打悬赏通告中的联系人电话,提供线索,询问破案进展情况,还有不少好心人去看望受害人亲属。天长市公安局交管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副队长崇钰的电话真正成了热线,接电话接到嗓子哑,也没有去休息一天。
一条条线索的搜集、分析、研判、筛选、甄别,一个个嫌疑人的调查、走访、排除,民警们连续作战。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两个多月的艰难排查,专案组先后排查了数千名嫌疑对象,最终锁定了肇事嫌疑人黄某。2013年1月15日,21岁的犯罪嫌疑人黄某在家中被追捕的民警抓获归案。
与其他犯罪嫌疑人一样,先是一脸无辜的犯罪嫌疑人黄某,经过短暂的抵赖后,不得不如实交代了肇事逃逸的犯罪事实。随后,专案组连夜出击,将涉嫌包庇并将肇事的电瓶车藏匿到妹妹家的黄某的母亲陶某抓获归案。原本心存侥幸、绞尽脑汁地企图让儿子逃避法律责任的黄某的母亲陶某,不但没有“保住”儿子,反而使自己也锒铛入狱。面对审讯的民警,娘儿俩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案件告破后,市民们欢欣鼓舞,盛赞公安机关。受害人亲属更是激动万分,可是,请吃不去,送礼不收。1月17日下午,过意不去的亲属们便跑到一家广告公司,定做了一面大红锦旗,上书:“雷霆出击,破案神速”,买了一大堆炮竹,浩浩荡荡地来到市公安局交管大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