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桥头江渺然, 隔江村店起孤烟。 桥,水梁也。 中国是桥的故乡,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当山崖林立,水漫浅滩, 老祖宗便开始建桥。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让山可相通,水可过人, 为跋山涉水的行者提供捷径, 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中国古代桥梁受儒家“天人合一”、 道家“道法自然”观念的影响, 将其与艺术、建筑、科技、自然和谐相融, 既便利交通,亦装点山河。 其实,早在经历几千年的岁月后,桥已然有了灵魂。 在她之上,承载过太多悲欢,太多离合,太多相遇,又有太多爱恨。 脚下的桥有了温度,温养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 在桥上相遇 佛家四大经典故事,《千年等待》最撩人心。 佛陀阿难出家前,曾爱上一名女子。 佛祖问他:“你有多喜欢那少女?” 阿难回答:“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走过。” 修行千百年, 只求刹那相伴。 除了桥, 这份爱谁敢承担? 一座桥上一段情, 一个在左,一个在右, 缓缓踏步拾阶而上, 眼眸交错, 自此“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许仙和白娘子的情,就开始在西子湖断桥上,埋葬在断桥旁。 西湖断桥今犹在,岸边白堤叹息,柳帘垂泪。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故事,断桥变得寂寞而缠绵。 其实西湖断桥从未断过,只每当下雪天晴后,桥顶和向南的积雪首先融化,露出痕迹,而阴面却还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时站在宝石山或葛岭的远处俯视整个桥面,就会发现“雪残桥断”,以及“断而不断”的奇妙景象,故而称之为“断桥”。 所以建桥,是一门艺术。 西湖还有一座西冷桥。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女子坐在油壁车中,经过西冷桥时,轻轻掀开帘幕,入眼是一位骑马的俊美公子。只一眼,一生羁绊。 这是一代名伎苏小小的故事,爱慕公子阮郁而不得,终相思成疾,芳魂永逝,最后葬在西冷桥旁一棵柳树下。 桥上的故事, 醉了桥, 也温柔了人心。 在桥上离别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桥上人来人去,走走停停, 从古至今,都是送别的好去处。 一座桥上,无数离愁。 或两人共行至桥中央,我驻足,看你远走; 或一人在桥下,一人在桥上,任桥身慢慢掩没人影,无人知泪流。 曾与美人桥上别, 恨无消息到今朝。 你们在桥上分别时, 可回过头? 桥寄思念 桥是游子的归途。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大概你我走上这类桥, 内心也会平添一阵萧索。 我们何尝不是游子, 被人时时牵挂着。 最美不过故乡桥, 哪怕只一块木板、 一方石块、一条绳索, 都写满了我们对这块土地的爱恋。 水逐车轮转,尘随马足飞。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在桥上请晚霞寄去思念, 远方有你。 桥上有风景 诗人卞之琳曾写道: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于是站在桥上的你, 入了画。 烟雨天气, 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即使碰不见晓风明月, 也令赏景者销魂! 当我们走上一座桥, 总是不忍走得太快, 再慢些,再慢些, 看亭台水榭,杨柳依依, 一树红杏,一群野鸭, 极目之处,尽是风华。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桥之美, 在于水天一色中, 突现的单纯明亮; 在于其形千变万化, 或长或短, 或曲或直, 时而宛若卧龙, 时而月下飞虹; 也在于一桥横亘, 山水便有了情。 桥,它可以是实体, 也可以在人们心里。 每个人与人之间, 都有一座桥梁, 当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就能走近对方。 桥,不是目的, 相逢才是目的。 人生就是一座桥, 我们从一头走到另一头, 从青丝走到华发, 走过了许多故事, 看见了数不清的风景, 寄存过心底的思念, 还和无数人擦肩而去。 途中免不了遗憾, 但回首之际, 那丝丝的遗憾, 会成为最美的风景。 桥上, 有浪漫的前世今生, 有温柔的岁月流淌。 而我们从没停止过寻找, 仿佛孩子们在寻找热闹。 愿你我, 化身为桥。 - END - (图片来源于, 版权归其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