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天长网社区

查看: 2964|回复: 0

[百姓话题] 重磅:最新规划行动方案!事关宁淮铁路、宁天城际、金牛湖新区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10 0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
本帖最后由 香草静宁 于 2020-8-10 09:47 编辑

滁州市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方案(节选)

突出“双圈”互动,推进“一区一基地”一体化发展

(一)加快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

推动重点区域优先重点开发。加快明湖、乌衣、汊河、金牛湖、全椒东部新城、滁州原创科技城、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板块建设,提升武岗、水口、金集等一批沿边新市镇和特色小镇。

重点板块建设

金牛湖新区

以科创、健康、旅游为主导产业,坚持“以旅游聚集人气、以康养兑现价值、以科创促进发展”的发展路径,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天才小镇、茉莉小镇、运动小镇、颐养小镇、创享小镇、综合服务组团、宜居组团、产业组团等特色组团,打造集生态化、国际性、旅产居为一体的生态健康新区。

(二)高质量建设西部大工业基地

(三)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战新产业发展

省、市级战新基地

智能家电

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椒、天长为依托,加长拉粗补齐产业链,融合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家电领域的基础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围绕家电智能终端,推进“屏—芯—端”高效协同联动发展,加快推进博西华、康佳、创维、扬子空调、滁州米润等智能产业园建设,加快惠科光电等核心企业发展,增强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在长三角的影响力。到2025年,产值超1500亿元。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支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谯、天长、来安、全椒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领域战略布局,扶持星恒电源、利维能动力、天康集团、全柴动力、隆基股份、晶科股份、鸿创新能源动力、英发睿能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壮大产业规模;加强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配套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产值超1000亿元。

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项

智能仪器仪表(测控)重大工程

以天康集团、鑫国集团、中电鼎康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分布式光纤检测及应用超声波、雷达技术的物位控制系统等核心成果的规模化产业,在高精度、智能化、耐腐蚀和大量程自动化仪表方面实现进口替代,建成辐射华东、面向全国的智能测控装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到2025年,力争产值超500亿元。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长江北岸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围绕市域交通区位优势,重点以公路网、铁路网、滁河航道为依托,打造滁来全沿江北综合物流板块;以淮河黄金水道和高塘湖疏浚为依托,利用地方自然矿产资源优势,打造定凤明专业物流板块;结合外向型经济特点和地理区位优势,打造天长省际物流板块。

(四)培育布局未来产业。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一)建设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现代轨道交通建设工程

干线铁路

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合宁段、合新高铁(滁州段)、宁淮铁路(天长段),加快推进南京—滁州—蚌埠—亳州铁路、沿淮铁路、滁州—全椒—和县—芜湖—铜陵—安庆—九江铁路前期工作。

城际铁路

加快建设滁州—南京城际铁路;

加快宁天城际二期前期工作;

谋划推进滁州—天长、定远—淮南城际铁路。

推进滁州民航机场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天长、明光通用机场选址前期工作,推进定远、来安、全椒、凤阳开展通用机场前期研究。推进与东部机场集团合作,发展临空经济。

省际畅通工程

省际高速公路

建设明光—盱眙、来安—六合、滁州—天长、明光—巢湖等高速公路,加快滁州—南京北站、金湖—天长—仪征、合肥—滁州第二通道、滁州—定远—凤阳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普通国省道

实施S205/S410铜城—冶山、G104明光段、G235来安段、G312全椒段、G328滁州至定远至永康段、G329蚌埠至凤阳至定远至合肥段、G345来安至南谯段、G345明光至凤阳段,S210滁州至全椒段改线、S326滁州东部干线、滁宁第二快速通道

S427龙岗至平安段、S432石梁至新街段、S430天长至菱塘段、S435水口至六合段、S215明光至定远高铁站段、S257明光段、S315凤阳段、S319明光至盱眙段等一级公路新改建工程。

专栏 港航一体化重点工程

航道

实施滁河、清流河、池河、白塔河等航道整治工程;建设襄河口船闸、女山湖船闸等扩容改造工程,加快推进窑河航道复航工程。

港口

建设滁州(清流)港、明光新港、全椒新港、大唐滁州电厂凤阳专用码头等工程。

(二)加强水利安保工程建设

(三)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四)打造智慧滁州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一)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引领,加快推进多层并进的创新平台体系。

(42)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着眼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进协同创新,加快建设滁州高教科创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创科技城、来安产业新城,推进滁州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加快安徽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滁州高新区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人才“飞地”,设立“飞地型”企业研发机构,努力建立健全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业孵化、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产业链,提升创新能力。

重点突破智能仪器仪表(测控)成套设备、高端科研仪器、环保专用仪器等领域关键技术,打造我国重要的智能测控装置产业示范基地。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孵化器或众创空间2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5家,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检测中心2家,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

(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二)推进农业产业振兴

(55)提升区域农产品供给水平。实施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加快建设57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1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150万亩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

瞄准长三角区域消费升级,打造滁菊、艾草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蔬菜标准园。

推进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椒县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示范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面向长三角现代农业示范和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

(56)打造区域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平台。充分利用沪苏浙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引进一批沪苏浙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着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推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产业园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凤阳、天长、明光、全椒、定远等加工集中园,着力促进加工业集聚集约发展,催生一批加工强县、强园、强企。支持产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到2025年,全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超500个。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

天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围绕产业园优质水稻、芡实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建设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3万亩,优质芡实标准化示范基地3万亩。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升级、农产品品牌创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智慧农业推进等十大工程,按照“一心、四园、两区”的空间布局,到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业创新型科技主体6家以上,园区总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四)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五)提升乡村发展品质

增强民生保障能力,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一)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

(二)推进教育文化卫生资源共建共享

(三)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

(110)打造旅游名片。加快明中都皇故城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擦亮大明文化品牌;加快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建设,打造生态旅游最美岭脊线;将全域旅游与休闲慢城有机结合,打造全椒慢城。

专栏  长三角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建设,重点打造滁州古城文旅小镇、来安兴茂国际旅游度假区、天长金牛湖新区、明湖康养小镇、南谯黄圩湿地旅游度假区、定远古城、全椒慢城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依托琅琊山、小岗村、池杉湖等优质景点景区,打造和推出一批连接长三角精品景区线路。

推进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工程,重点面向长三角区域城市群,创新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建设滁州智慧文旅,实现“一码游滁州”,扩大滁州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共建公平包容社会环境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964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