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田原 于 2013-10-3 18:28 编辑
泛黄的老照片,是历史车轮驶过的印记,在照片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曾经的自己,还有那些弥足珍贵的故事和变迁。
1978年 牛建基的珍贵记忆
翻看家中珍藏早已泛黄的黑白照片,至今,72岁的亳州市谯城区农机局退休老人牛建基对1978年发生的事还是记忆犹新。
亳州市谯城区农机局 退休职工 牛建基
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我们亳州的科技人员到北京参加农业会议,心情也比较激动。
不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进程。牛建基作为技术能手,亲身经历了安徽农业的一个个新变化。
亳州市谯城区农机局 退休职工 牛建基
农业机械从没有到有,从小到大,从品种单一到各种功能的农业机械,现在我们所有的农业的活都由机械来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那时候根本想都想不到这事。
子承父业,保家卫国代代传
1990年—1994年,滁州市民郑玉宝在北京天安门警卫大队服役,昂首挺胸站在天安门的岗哨前,保卫着国家的“心脏”,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骄傲。
滁州市民 郑玉宝
我们是在国家的首都,担负着神圣的任务,在这几年当中,我们完成了各项任务,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虽然当年的帅小伙已经变成今天的“胖大叔”,但一说起当年在天安门执勤的趣事,郑玉宝就打开了话匣子。
滁州市民 郑玉宝
老外感觉到跟中国哨兵合影很稀奇,尤其是在我们天安门广场上的哨兵,所以讲呢,老外就给我寄了一张,还有一封信,然后我们把它翻译过来,它是什么意思呢,她很想让我做她的义子。
今年,在父亲的影响下,郑玉宝的儿子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