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讯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众商家瞅准商机,争夺七夕消费这块“蛋糕”。代表中国传统习俗的巧果和代表西方浪漫潮流的玫瑰“互不相让”,玫瑰身价暴涨,等级好的玫瑰售价达到每支15元,让人大跌眼镜。
在南山公园公交站点附近一处快餐亭,巧果在七夕节前一个周就已经开始销售,每包巧果450克,售价9元,巧果图案较为单一,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买巧果的人不多,上班族买饭的居多,偶尔有人会买包巧果,七夕节当天可能卖的会好一点。”销售人员说。
七夕吃巧果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冲击,这一传统习俗正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不就是中国的情人节嘛。情人节要给女朋友送花送礼物还有打电话,因为身处两地电影就看不了了。”市民张京东说,对于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张京东表示几乎没接触过。
不论中西方“情人节”,鲜花市场都是一片热闹,商家抓住年轻人追求浪漫的消费心理,对玫瑰进行精心包装使之身价倍增。烟台大学西门附近一家花店里,包装好的花束摆放齐整,价格从150元到300多元不等,不少前来询问价格的年轻人直呼“买花好奢侈”。花店老板说:“平常日子最便宜也要7块多一支,现在包装好的单支玫瑰花的有10块12块的,等级最好的15块钱,想买便宜点儿的花要等过了七夕了。”
“以前4块钱一朵都觉得贵,现在节前都涨到了15块钱一支,刚才一问价我就底气不足了,送一束花给女朋友感觉好奢侈,过情人节最好能送经济又实惠的礼物那该多好。”从事房产销售工作的张同(化名)说。
七夕节送玫瑰并非中国传统习俗,这一中西结合的过节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中国传统节日中正月十五元宵节和七夕节可以说是传统情人节,现在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商家也借机炒作,才催生了七夕节送玫瑰的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