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长市爱心群体向新街镇重症患者曾琴献爱心
在26年前的一个雨夜。天长市新街镇勤东村,陈云村民组的张家迎来一个不速之客,一个刚落地的女婴被丢弃在张家的门口。已经好不容易将一双儿女培养长大的张家父母,稍作犹豫,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并取名为“曾琴”(真情)。
时光荏苒,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以优异的成绩和能歌善舞的天赋,成为张爸张妈最大的骄傲。如果,这个幸福可以一直持续下去,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可就在五年前,曾琴21岁那年,上班时一直觉得身体不适,父亲便带着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却不亚于晴天霹雳,诊断为尿毒症。
屋漏偏逢连阴雨。过渡的忧愁和劳累,父亲也病倒了。父亲面对肾脏衰竭,不得不在去年接受了单侧肾切除。
如果说苦难只是开始,这个家的遭遇便没有结束。就在去年底,一直作为他们精神经济支柱的儿媳妇,也患了严重的皮肤病,不能见光不能遇风。而“小曾琴”的病,每天需要不停的药物维持透析。一天五袋药水,再加上辅助治疗的药物和器材,一个月即使最保守治疗也在8000左右。父亲张金宏为了女儿治病放弃了自己后续治疗,仅靠8亩农田收入是远远不够的,老夫妻俩只有辛苦在外打工维持生计。
7月7日,得知此事的千秋雨露爱心群,便组织义工到曾琴家核实情况。在最短时间内组织了宋德军、吴姐、沈朝有、航天琳、彭献香五位志愿者,在新街镇综合文化站同志带领下,来到了曾琴家。
那一刻,大家真的被深深地震撼了。曾琴的父亲张金宏拿着女儿用过的透析袋告诉志愿者,我们坚持5年了,这5年间,我们做父母最多的感觉就是心疼,孩子还小却只能看着她的人生走向尽头。此时此刻,大家感到这位如山一样的汉子心里最无奈的痛。因为一直是自主治疗,透析用的药物总是供应不上,老人请大家看了堆在房间的药。
在大家眼里看似一堆,却不够曾琴维持一个星期的。另外一个房间是用来给药物加温换药用的。房间的门口,是老人还没有来得及清理的透析袋。在大家临走的时候,姑娘开心的拉着志愿者秋水天长的手说:“姐姐,家里好久没来客人了。”她都很少有机会和别人说话,志愿者问她,平日里没有亲戚朋友过来吗?她说自从她爸爸生病以后,也许是觉得不吉利,也许别的原因,渐渐也不在和她们来往了,而她因为身体根本离不开药物和透析,所以也不可能离开家。
26岁,花一般的年纪,如果不是这折磨人的疾病,她该和同龄的女孩儿一样。有着梦想与欢乐,有着青春有着爱。甚至还会有一个自己的小家庭。而我们的“小曾琴”却在对着我纠结一个问题,她是该放弃治疗,还是继续活着?如果放弃年迈的父母看着她离去而无能为力该是怎样的伤心陪伴着老人?如果继续,只能眼睁睁看着身患重病的父亲继续辛苦劳作,白发母亲四处打工来维持自己的治疗?面对姑娘的迷茫。志愿者们看在眼里痛在心理,大家流下同情的泪水转身去调整情绪。在场的吴姐含着泪花拉着曾琴的手,安慰和鼓励她“孩子,坚强些,再坚强写,我们帮助你!”。
在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在沉默,对这家人,心里着说不出的痛。这已经不再是民政部门一点点的资助可以解决的困难,期待借大家一双双温暖的手,传递爱的力量。让那些陷入绝境的人们也能和我们同行。即使我们只有微弱的力量,起码可以让她们感知得到大家的温暖!感受得到生活的美好!和爱的力量!就算“小曾琴”会生命短暂,也希望她的余生,会因爱而美好着!会因为温暖而有那么一丝的快乐!
7月11日上午,千秋雨露、异商联盟群、印象•天长等爱心群体组织30多名群友来到天长市新街镇勤东村陈云村民组曾琴家,为她送来了纯奶、衣服等慰问品,天长市蔡夕芹老师还向曾琴赠送了一部手机,中国联通天长市花总还提供了免费常年流量卡,群友秋水天长、吴绍勤、宋德军、天琳、霸道、道梦、艾妮、酒祖杜康、雪花飞舞、龙女等纷纷慷慨解囊。爱心人士王修余、张培华各捐款500元。
在此特别感谢天长小城论坛的玉哥哥、媛媛等网友及天长论坛网友的鼎力支持!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新风》报社 通讯员 彭献香 记者 马长青
通讯地址:天长市新街镇综合文化站
爱心卡(金农卡):6217788305200345051
(署名:张金宏,其为患者父亲)
爱心热线:13955074672 联系人:马长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