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天长网社区

查看: 667|回复: 0

[摄影动态] 窗下万千魂 - 斯大林格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2 1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属地: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



酒店窗口外就是伏尔加格勒火车站的尖顶,在暮色降临前亮起了灯,晚风带来我听不懂的车站广播声和火车启动时发出的轰响,让人莫名焦躁。在这个没有多少高层建筑的城市里,眼前这个典型的斯大林风格塔尖成了地标,塔顶的红色五星就像是一颗在遥远历史上闪闪发光的星星。
我住的酒店是一栋现代简约风格建筑,装修色彩是红色和灰色,像是二战的鲜血和灰色军服。美女前台很热情,她去过加州,英文没有问题,酒店里她最美,盯着人看得让人脸红。我问斯大林格勒什么地方的战斗最激烈,她指了指对面那个车站,当年战斗最激烈血腥的战争绞肉机。我问有没有鬼在晚上出来摄魂,她笑笑说,你夜里去对面看看就知道了。



这确实是个非常有意味的地方,从机场走出来的一切似乎验证了这一点。下午飞机在伏尔加格勒(尽管原来有个响亮的名叫斯大林格勒,之前叫察里津)落地时,连个接桥都没有,甚至没有一辆大巴,所有人下了飞机要走到到达大厅,从一个狭小红色的塑料房子里走到一个更狭小的行李提取处,在我心目中这样一个在苏俄历史上如此重要的城市竟落魄到这般。




穿过坑洼的城市,仿佛战争之后依旧没有结束的伤痛,城里破烂的苏联时代老旧公交车在路上和我乘坐的另一辆破烂出租车挤来挤去,出租车司机不懂英文,抽着烟,并且没有系安全带,好像这是件很丢脸的事情。






这座车站最初建于1862年,那时它还是完全木质的小车站,也许在这上演过托尔斯泰的故事,二战中被完全摧毁,1954年重建时移动到原有车站北侧,1997年改造为纪念性建筑,2005年庆祝反法西斯60周年日时被再次装饰一新。美女店员告诉我,城市夜生活都在车站那边,我急需探索美食,在这莫斯科已经很冷的秋天,还可以穿着T恤走在街上,这毕竟是一个南方城市,远离莫斯科。晚上街道人很少,尽管是座大城市,往常南方城市都会有很好的夜生活,而这里除了大孩子们在街上玩着滑板,四下安静。
从地下道穿过公路,在车站广场上首先看到的是著名的巴马利白色雕像。这尊雕像为雕塑家Romuald Iodko设计,六个孩子围着一个鳄鱼在跳舞,故事来自Korney Chukovsky的童话,是吓唬孩子不要去非洲,因为非洲有个专吃孩子的魔鬼叫巴马利,后来大猩猩带来鳄鱼吞下了巴马利,巴马利于是痛改前非获得释放,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朋友和面包师。这雕像并不出色,故事也莫名其妙,原始雕像在1930年代建成,那时候苏联到处都是喷泉雕像,让雕像出名的是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摄影师Emmanuil Evzerikhin拍摄到的残破不堪的城市背景上,雕像落满灰尘,作为战争的标志性画面,后来在众多电影和游戏中出现。




伏尔加格勒有很多响亮的名字,1925年前叫察里津,1589年建城,是伏尔加河流域最古老的城市,城市最初建在一个岛屿上,作为堡垒保护俄罗斯东南边界和大伏尔加征程免受游牧民族的侵袭。 苏联革命战争时期斯大林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察里津战役击溃了哥萨克白军,苏维埃政权获得了巩固的地位,1925年为纪念斯大林改称斯大林格勒。作为连接欧亚的水陆交通枢纽,它的军事位置注定了他的命运,无论是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帝国、还是苏联和俄罗斯联邦。






1942年7月二战时,德军动用150多万兵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切断伏尔加河并控制南部粮仓高加索地区,然后北攻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成为战争的绞肉机,双方同时参加战斗行动的达200万人以上,2000辆坦克,25万门大炮和2300多架飞机,双方在这里浴血奋战了200多个日日夜夜,最终德军被全部歼灭,1943年2月2日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61年赫鲁晓夫为了去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将城市又改名为伏尔加格勒。2013伏尔加格勒市杜马即市议会决定,每年6天特定纪念日期间,这座城市重新更名为斯大林格勒。在伏尔加格勒的战争纪念馆,还可以看到当时的惨烈场面。
车站是1930年代流行的典型的斯大林风格建筑,三层砖混建筑,外立面花岗岩装饰,室内主要是大理石。天花板上绘有描写战争的作品。车站广场是城市的一个重要建筑群体,虽然没有CBD的华丽和高耸,但是结构复杂,四通八达,身居要地,所以以往战争围绕车站展开的都十分残酷。苏德双方都错误估计了这场战斗的重要性和残酷性,斯大林格勒80%的建筑在轰炸中摧毁,火车站曾被双方拉锯战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每一次都是用生命堆积出的时间——在这种残酷的争夺战中,德军和苏军围绕着一堵墙和一间屋子的零距离战斗成为斯大林格勒的战争特点,一个连的苏军在占领车站以后,德军不断反攻,占领之后,多次被苏军夺回,为了消灭坚守的苏军,德军使用重炮和飞机对苏军进行轰炸,然而尽管德军的火力压倒优势,但是始终却没有拿到这栋建筑的控制权,短暂的得手最后也被夺回。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人的生命已经没有多少价值,仅仅是一个不断上升的数字。在战斗中,遍布城区的瓦砾使德军坦克失去作战能力,而苏军的狙击手给进城德军造成巨大伤亡,其中Zikan一个人击毙224名德军,好莱坞电影《兵临城下》就是他的故事。这场战争使德军损失25万人,苏军损失远超德军。今天站前广场上跳舞儿童的雕像就因当年被拍摄而成为这座城市的战争缩影。




晚上在城市中走走,附近的情人们走来走去,孩子们在路灯下玩耍,不远处是伏尔加河,带着潮湿气味的晚风吹来酒吧中的手风琴声。伏尔加格勒的美女,可能因为战争,格外妖艳,即使只在寂静的公园中走动,也似乎有了某种安全感。

这个车站,似乎永远都在清醒着,即使是深夜,也有警察走动巡逻。广场上人很少,没有大妈跳舞,也没有流浪汉,喷泉水哗哗作响。





2013年12月29日,一名车臣黑寡妇在火车站前引爆炸弹,造成18人死亡,50多人受伤。

在这片胜利者的土地上,多少战士和市民的冤魂游荡,多少爱恨情仇交缠。

伏尔加格勒车站也许永远没有平静,正如和平如此脆弱美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